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要求,现编制我校2024-2025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年度报告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一、学校信息公开总体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将信息公开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双高”申报筹备等核心工作深度融合,完善机制、聚焦重点、创新载体,持续提升办学治校透明度,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夯实基础。
(一)强化统筹,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设立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构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党政办公室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并重点推进了公开事项的细化与关键制度的执行。学校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公示、职称评审与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着力做好招生、财务、人事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切实将信息公开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确保任务责任到人、工作落地见效。
(二)聚焦特色,深化重点领域公开
严格对照教育部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结合高职办学特点,重点推进五大领域公开:一是招生就业领域,细化各专业录取标准与就业质量公示;二是学生管理领域,公开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与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等;三是教学科研领域,公开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安排及科研项目申报指南、立项结果等,同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公示教师师德考核结果与违规处理情况;四是后勤基建领域,招标采购环节公开项目名称、招标公告、投标人资格要求、中标结果等,确保师生与社会知晓后勤服务标准及基建项目推进情况;五是安全治理领域,披露校园安全预案、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等。通过多平台同步公开,保障师生与社会知情权。
(三)多措并举,丰富信息公开途径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学校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方法,着力构建以“官网为核心、多载体联动”的公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学校持续督促各部门及时完善官方网站建设,通过官网及时发布并定期更新各类文件、通知与公示内容,便于师生随时查询相关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在线下方面,学校通过在校园内设置公告栏,定期公布奖学金、助学金名单等静态信息;组织开展“实训安全座谈会”等活动,面对面回应师生关切;借助教代会等渠道,公开财务收支、民生工程等重要信息,使广大教职工能够充分了解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职称评审标准调整、教职工福利保障等热点事项,切实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与覆盖面。
(四)严守秘密,加强信息公开审查
持续强化信息公开全链条管理,推动信息公开核查与保密审查深度融合。在信息公开核查提质方面,聚焦招生就业服务、科研经费使用、基建项目招标等年度重点领域,组织校院两级开展全覆盖核查行动。在保密审查强化方面,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及《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范(试行)》等法规要求,落实“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原则与“事前审查、全面审查”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机制,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不断提升数字化环境下的涉密风险识别能力,坚决防范“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泄密”底线失守。既保障师生对办学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又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透明规范的环境支撑。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数量
2024—2025学年,我校主动公开信息有2362条,其中校内主动公开1960条,社会主动公开402条。学校门户网站、新闻网发布各类新闻1030余篇,点击量超20万次;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布文件、通知、公告等信息共计573条;江西教育网、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新闻客户端、大江网等主流媒体刊发各种新闻宣传报道21篇;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等)等网络方式公开有关信息930余条。
(二)主动公开信息途径
1.数字化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学校官网向全社会公开学校概况、院系设置、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党群园地等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咨询;通过学校OA办公平台等形式,向全校教职工公开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党委、行政发文等,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开学校重要决策和信息,让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发展情况;通过在学校官网设立书记信箱和校长信箱及开通官方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广大家长和师生的交流互动。
2.会议: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和工代会,向全校教职工通报重大工作进展、财务收支管理、民生工程及代表议案办理情况;不定期召开师生代表、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学校一些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建议。
3.文件: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形式,及时向广大教职工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信息;发布红头文件,及时公开学校重要规章制度、重大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计划安排。
4.通知公告:通过在公告栏张贴通知与公示、在OA公告栏发布信息等形式,公开学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学校电子显示屏、横幅等方式,宣传校园文化、展示宣传口号。。
(三)主动公开信息的主要内容
一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信息。主要有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规模、学校领导、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招生政策、学生评奖评优、学籍管理、就业服务等信息;教职工培训、人事任免信息、招聘、职称评审办法等有关人事工作信息;学校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制度和科研项目结果等科研管理信息;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信息;财务规章制度、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和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投诉方式等信息。
二是学校各项重点工作、学校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数据、竞赛活动等有关信息情况。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等;学校本年度制定和发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制度;教育教学类竞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统计数据、竞赛获奖、活动开展情况等信息。
三是学校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办事程序等。包括学校党群管理机构、群团组织、教学机构、教辅(科研)机构的设置;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四是学校招生信息公开情况。为规范招生信息,维护考生权益,学校全面贯彻教育部“阳光招生”政策并严格落实,在官网“招生就业”栏目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同步公开《江西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分省份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规则明确,分数线公示同步标注“同分录取规则”,确保招生公平透明。全面公开各层次、各类型学历教育的招生章程与招生计划,明确考试要求、录取规定及录取信息查询办法;主动公示考生成绩、录取名单,分批次、分科类公布录取人数及录取最低分;同时畅通招生咨询专线与考生申诉渠道,确保考生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信息公开无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事项。
四、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充分运用网络媒介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全校师生员工对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认同感持续提高,对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了理解、支持、肯定。
五、学校信息公开举报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没有收到信息公开工作方面的相关投诉与举报材料。
六、存在差距与改进措施
2024-2025学年,学校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创新机制,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公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差距。一是学校校区多而散,覆盖范围广,信息公开覆盖面有待加强。二是学校网站中缺少“学业预警”、“奖助公示”等栏目。三是官网检索仅支持关键词搜索,无法按“教学通知”“科研动态”精细查找。今后工作中,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1.持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制定并落实《学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对公开的内容、标准、流程与责任进行明确规范,从而构建起更为系统、透明、高效的信息发布与沟通渠道,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持续增强专栏服务意识。针对当前网站栏目设置的短板,学校将专项增设“学业预警”、“奖助公示”等师生关切的重点专栏,确保关键信息集中发布、及时更新、易于查找,以清晰直观的栏目服务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与针对性。
3.持续提升信息检索效能。学校将对官网检索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现有关键词搜索基础上,新增按“教学通知”、“科研动态”等分类别的精细化检索功能,并优化搜索结果排序与展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查询体验。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2025年10月31日